那场面,说真的,有点魔幻。联合国安理会,第一万次会议,本该是香槟和握手,是回顾历史、展望未来的庄严时刻。结果呢?成了一出独角戏,一出全世界围观美国如何把自己逼到墙角的戏。
事情很简单,一份决议草案,阿尔及利亚牵头的,十来个国家一起提的,就一个目的:让加沙停火。这还能有错?会议厅里,一个接一个的国家亮起绿灯,赞成,赞成,还是赞成。14个国家,代表着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心声,都说,停吧,别再打了。你几乎能感觉到空气里那种共同的期盼,好像下一秒,加沙那片焦土上,孩子们就能看到一丝和平的曙光。
然后,就那么一只手,举了起来。突兀,刺眼。美国,投了反对票。
14比1。这数字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,不是打给谁,是打给了整个国际社会,打给了那些废墟里奄奄一息的生命。整个大厅,估计都安静了几秒钟。那种感觉,不是愤怒,是荒谬。
就在这种荒谬的寂静里,中国的代表,傅聪,他站起来了。他没说什么“我们对此表示遗憾”之类的外交辞令,那玩意儿在这种时候太虚伪了。他直接把话筒当成了手术刀,剖向了美国的良心,如果它还有的话。
他问,到底还要死多少人,你们才愿意停火?这话问得太重了,也太实在了。因为这不是一个假设,这是一个正在滴血的现实。从美国第一次否决停火决议开始,加沙的死亡数字,就像一个失控的计数器,从三千,一路跳到了六万五千!你说你讲人权,人权在哪?在那些被炸成碎片的瓦砾堆里吗?
他又问,到底还要发生多少惨剧,人道物资才能进去?这一问,更像是在质问一个伪善者。加沙都成什么样了?人间地狱这个词都快不够形容了。孩子们饿得皮包骨头,干净的水成了奢侈品。而那个自诩为“人道主义灯塔”的国家,一边看着这一切,一边还能为以色列的封锁辩护。这简直让人怀疑,他们的字典里,是不是压根就没有“人道”这两个字。
最后一个问题,更是直指核心。安理会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干点正事?这不只是问美国,这是在问整个被霸权绑架的国际秩序。本该是世界和平守护者的地方,却因为一个国家的一票否决权,一次又一次地瘫痪。权威?尊严?全被这只任性的手给践踏得一干二净。
你以为美国会给个什么像样的解释吗?没有。还是那套老掉牙的说辞,“决议没有谴责哈马斯”。拜托,这话说了多少遍了,自己不嫌烦吗?这哪是理由,这分明就是一块找来遮羞的破布,可谁都看得见布后面那心虚的嘴脸。
但这次,世界好像真的有点不耐烦了。口头上的失望已经不管用了,大家开始动真格的了。就连美国最铁的盟友英国,都开始唱反调。前阵子,英方就放出话来,说要是内塔尼亚胡还这么一意孤行,英国就要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,用行动来推动“两国方案”。这话可重了,从英国嘴里说出来,那味道就不一样了。
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。土耳其的埃尔多安直接说以色列的行动已经进入了“高危激化阶段”,阿联酋更是撂下狠话,警告以色列别想在约旦河西岸搞小动作,否则必将强力反制。你看,裂痕已经出现了,而且越来越大。
外面是惊涛骇浪,美国国内呢?也不是风平浪静。现任政府对以色列这种近乎无条件的偏袒,早就在自己家里点了一把火。白宫外面闹翻了天,大学里一波又一波的抗议,年轻人举着标语,质问自己的政府为何要与世界为敌。很多美国人,尤其是年轻一代,他们真的想不通,为什么自己的国家要如此深度地卷入一场遥远的冲突,不仅赔上了国际声誉,还可能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和负担。这已经不是什么外交政策分歧了,这是价值观的根本撕裂。
所以啊,这场由白宫导演的独角戏,观众都快走光了,它还能唱多久呢?对以色列的无底线包庇,就像一个恶性肿瘤,正在从里到外侵蚀着美国的根基。傅聪大使那几个问题,真的值得美国人坐下来,好好想一想。如果继续这么闭着眼睛,堵上耳朵,在错误的道路上一路狂奔,最终的结局,恐怕就只剩下众叛亲离了。
股市怎么加杠杆交易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